•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关于银发经济发展的调研分析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
打印

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如何应对老龄化挑战,提高老年人群生活质量,培育银发经济发展新动能,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和挑战。为更清楚地了解开封市银发经济的发展现状,开封市经济社会调查队在全市范围内,采取问卷调查、电话访问、随机面访等方式对326名60岁及以上老人开展专题调查。调查显示:开封市银发经济发展潜力大,老年人对目前的生活状态和环境比较满意,各种新型老年产品和服务需求旺盛,但仍存在供不应求、消费欺诈、监管不力、适老化改造不够等问题亟需解决。

一、样本概况

本次调查选取的326名老年人,从性别来看,男性占47%,女性占53%。从年龄分布来看,60-65岁的占35.3%,66-70岁的占26.1%,71-75岁的占17.2%,75岁及以上的占21.4%。从居住情况来看,夫妻同居的占比为50.9%,和子女一起居住的占比为30.7%,个人独居的占比为15.6%,少部分老人居住在养老院或者护理机构,也有极个别老人是和父母一起居住。

二、银发群体收入和消费特征

开封市老年人群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老年人群的收入水平却参差不齐。调研显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1000-3000元、3000-5000元、5000元以上的老年人分别占24.9%、37.1%、31.6%、6.4%。老年农民月收入多不足千元。

mmexport1720425690830.png

 

(一)消费以生活必需品和医疗保健为主。调查显示,接近九成的老年人日常消费多以生活必需品为主,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增多。近10%的老年人在教育娱乐、金融投资(储蓄、理财、保险等)方面消费支出多,占比分别为教育娱乐4.9%、金融投资4.6%。除此之外,还有20.9%的老年人选择将自己的收入或者退休金补贴子女,帮子女还房贷车贷,16.9%的老年人在旅游休闲上花费较高。 

mmexport1720425692678.jpg

(二)老年人消费更看重性价比。相比于年轻人,老年人更注重产品的实用性,他们在消费时比较理性、谨慎,因此冲动消费的可能性较低。对于购买消费产品时,近七成的老年人会以价格作为考量因素,近六成老年人会考虑质量。部分老年人身体不好,腿脚不灵便,需要常年购买药品和保健品,所以在购买过程中更加关注“安全性”和“距离远近”两方面。同时,“评价口碑”“服务态度”也是有些老年人购买商品时会关注的因素,占比分别为15%、18.1%。少数老人日常起居都由子女或老伴操心,自己不考虑这些问题。

(三)老年人“触网率”不断提升。互联网时代发展如火如荼,早已习惯过去传统生活方式的老年群体逐渐顺应时代潮流,学会了智能手机等最基本的智能联网设备的使用。调查过程中,有接近70%的老年人表示自己使用过智能手机,并会一些简单操作。在问及“您用智能手机进行过哪些学习或娱乐”时,近一半的老年人表示主要用来看直播、刷短视频以及社交聊天。此外,也有小部分老年人学习网课、打游戏、听电子书、看新闻和网购。

(四)老年人健康管理方式多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老年人格外重视身体健康。调查显示,六成以上的老年人会进行慢跑、太极、广场舞等适当运动,接近一半老年人会参加单位或社区组织的定期体检,并注重健康饮食。还有些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并按时进行血糖血压监测。

三、关于银发经济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

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8.70%,比“六人普”提升了5.38个百分点;河南省为18.08%,比“六人普”提升了5.35个百分点;开封市为19.29%,比“六人普”提升了6.67个百分点。无论是全国、河南省还是开封市,老年人群数量都在不断增加,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银发经济发展有巨大潜力,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仍要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调查中反映的银发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政策落地显效慢。一是普惠养老服务、适老便民改造仍有很大短板。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和《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发展民生事业,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便利化水平。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也指出要积极推进适老化改造,发展社区便民服务,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但调查显示,近三成老年人认为自己并没有享受到银发经济政策带来的福利。部分老年人反映,老年娱乐设施和场所数量较少,老年人集聚地的适老化改造不够,公用的桌椅板凳、健身器材长期不进行维修和清理,存在安全隐患,老年人休闲娱乐需求得不到满足。二是新型银发产业发展缓慢。《规划》和《意见》指出要聚焦多样化需求,培育潜力产业,如定制旅行服务、老年培训、医养结合等。然而在开封,很多老年人根本没有听说过,有些听说过也会因为高收费望而却步。新兴银发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发展缓慢,未能形成经济新增长点,难以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供求仍不平衡。一是适老的优质产品少。在参加调查的326名老年人中,36.2%的老年人买到的产品“质量堪忧”,这些老年人大多喜欢刷视频和网购,经常发现直播间购买的商品货不对版。30.1%的老年人认为产品“价格虚高”。二是银发服务跟不上。当前开封市部分“银发产业”从业者存在技术不过关、素质不优等问题,高水平“银发”人才较少。调查显示,有近四成的老年人对服务类消费不满意,受到怠慢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对于部分在养老院居住的老年人,则反映没有享受到养老院更贴心的照顾和优质的服务,甚至有的老人反映受到粗暴对待。

mmexport1720425697493.png

(三)环境优化不够到位。一是监管不够到位。调查显示,近三成的老年人反映,医疗保健产品普遍存在诈骗和虚假宣传现象。一位60多岁的老人反映,由于过去自己病急乱投医,高价购买“特效药”,给自己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还有部分老年人提及个人信息、隐私被泄露,频繁接到骚扰电话,有的冒充工作人员威胁老人转钱,有的花言巧语推销产品诱导老人购买,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正常生活。二是防骗宣传教育不够到位。部分老年人仍存在贪小便宜和绝对相信亲近之人的心理,容易被小恩小惠和甜言蜜语吸引诱骗。另外,一些老年人害怕麻烦,担心家人责备,遇到问题不会主动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维权意识淡薄,甚至忍气吞声放弃维权。

 四、对策建议

(一)完善适老化改造,提供更多高质量老年产品。一是完善公共场所的硬件设施,及时清理和维修公园、社区、乡镇、农村等老年人集聚区域的老年娱乐休闲设施,丰富老年人的生活。逐步推动老年食堂、养老机构服务下沉,加强人员服务能力培训,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二是智能产品及平台的适老化改造。简化使用流程,放大页面字体,设置老年模式和专人专线服务,减少软件和平台的弹窗、广告以及诱导性消费提示,缩小数字鸿沟;在银行网点设立老年用户“绿色通道”“服务专区”,方便老年群体办理各项业务;支付方式坚持现金兜底,严厉惩处拒收现金的商家,营造良好氛围。

(二)提高惩处力度,加强老年产品市场监管。一是严把老年产品市场准入的门槛,严格审查经营者的各项资质,坚决杜绝无经营能力、无资质经营者进入市场,维护良好市场经营秩序。二是提高违法成本,对虚假宣传和假冒伪劣行为严厉打击。对老年商品服务中出现的夸大宣传、虚假承诺等不良经营行为加重处罚金额,依法予以严肃处理,确保同类行为不会死灰复燃。三是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针对性检查行动。明察暗访,对老年人易“踩坑”的消费领域如医疗保健、金融投资、旅游等实施全方位、多角度动态监管,及时查处和曝光各类欺诈老年人群的违法行为和团体,并建立黑名单。畅通12315维权专线,设立一站式专门维权渠道,及时受理老年人的投诉。

(三)加大宣传教育,增强老年人防范意识。一是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社区、农村开展防诈骗宣讲,向老年人详细讲解常见的消费陷阱以及骗术套话,并教导老人如何辨别,增强老年人防诈骗意识。同时指导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筑牢反诈防火墙,确保财产安全。二是加强法律知识普及,设置专栏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展示和宣传,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提高老年人法律意识,增强法治素养。开展公益性法律讲座,邀请专业人士或者亲身经历者讲解法条或自身的维权过程,让更多老年人学会依法维权、理性维权。

(四)完善相关政策体系,保障老年人权益。一是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补贴,缩小贫富差距,保障低收入高龄人群基本生活。整合老年人才资源,建立人才资源库,开设老年人再就业技能培训课程,设立专门的招聘会,鼓励有能力的老年人参加,帮助他们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收入来源。二是加强年轻人才培养。提高培育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院校主动对接本地银发经济市场需求,聚焦养老护理、医疗护理等人才紧缺职业,开展定向培训。注重解决年轻人才遇到的问题,实施员工轮岗制,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收入标准,为银发人才的生活提供保障。三是强化多方合作,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广泛吸纳高校、企业单位参与到各项新型银发产业项目中。持续做好银发经济政策宣传工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动银发产业发展既有速度,又有质量。

相关文件:

    【下载DOC】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