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夜间经济作为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环,郑州“黄河不夜城”的奇妙灯光秀、洛阳“古都夜八点”的文旅消费活动、开封打铁花、夜游清园等相继出圈,国潮夜游、沉浸式文旅、演出经济等创新的夜间经济消费形态不断涌现,人间烟火气点燃了“夜经济”。为进一步推动“夜经济”持续创新、赋能升级,开封市统计局经济社会调查队就开封市“夜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意见建议等方面,开展了专题调查。调查显示,开封市“夜经济”需求旺盛、前景乐观,但仍面临成本高、竞争激烈、受线上消费冲击等问题掣肘,生产经营承压,亟待政府扶持,政企通力合作方能持续升腾开封“夜”态新烟火。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选取大型商超、旅游景点、夜市等夜间(当日18时至次日6时)经营主体和消费者为调查对象,分为消费者和经营者两套问卷,随机选取150名消费者和50家经营主体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开封市“夜经济”消费者主要以35岁以下青年为主,女性居多,本地居民多于外地,学生和上班族占比较高。经营业态主要以基本生活类为主,文旅休闲类主要是旅游观光及住宿。
图1 经营主体经营业态
二、开封市“夜经济”发展特点
开封市“夜经济”作为“日间经济”的延伸,百姓满意度高、前景乐观,拉动经济作用日益显现。本次调查中,受访者绝大多数对“夜经济”发展现状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八成以上受访者看好“夜经济”发展前景,近七成外地游客表示满意。80%以上受访者认为“夜经济”丰富了业余生活,30%以上受访者认为“夜经济”提供了更多社交机会,还有部分受访者认为“夜经济”增加了就业机会。半数以上经营主体对“夜经济”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图2 受访群众对开封市“夜经济”发展前景看法
(一)消费类型仍以传统消费为主。调查中,61.0%的受访者表示夜间消费主要以餐饮、小吃为主;58.2%的受访者夜间主要是去商场购物;电影院、KTV等娱乐消费占比将近30%,还有部分人群选择夜间进行体育健身、美容养生和观展、逛景点。
图3 夜间消费的类型
1. 消费呈“少额多次”。一是夜消费频次高。本次调查中,超九成受访者表示有夜间消费习惯,一半以上的受访者每天、每周进行夜间消费,合计占比53.0%。夜间从不消费的多为老年人,占比很小。二是中低金额消费占据主体,中青年是大额消费主力。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消费者单次消费金额普遍不超过500元,占比为91.3%。其中,单次消费金额在100元以下的占54.3%,消费金额在100—500元之间的占37.0%,在501—1000元之间的占4.6%,极少数人单次消费金额超过1000元。中、青年人更容易进行较大额度消费,单次消费金额100元以上的消费者中,19—35岁的人数最多,占比为52.1%,其次为36—50岁,占比为24.6%。三是前半夜消费比重高,18点至21点之间是夜间消费黄金时段。七成以上的受访者表示消费时段集中于18点至21点之间,占比为72.6%,其次是21点至24点,占比为22.6%。而“后半夜”消费活动相对比较冷清,选择24点以后消费的仅占2.7%。
图4 单次消费金额各年龄段占比
2. 夜间消费因素多样。消费者在选择夜间消费场所时以方便、性价比为主要考量,认为距离远近、消费价格和交通是关键因素的占比分别为67.1%、54.1%、54.1%。同时,消费者也注重环境氛围、服务质量以及安全问题。少部分人会根据特色亮点和店铺人气进行选择。
图5 夜间消费时考虑的因素
3. 新媒体宣传引流效果显著。本次调查中,70%以上的受访者通过大众点评、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获取夜间消费信息;41.1%的则通过亲朋好友推荐;少数受访者通过政府网站、公众号等官媒以及电视、广播、广告等传统媒体获取消费信息。
(二)“夜经济”经营发展空间大。本次调查的经营主体中,超过80%的经营主体夜间营业最晚至24点,夜间营业额占全天的比例多在50%以下,六成以上经营主体夜间营业额占全天营业额的比例超20%。24点以后依旧营业的不多,主要以酒店、民宿和旅游景点为主,夜间营业额占全天营业额的占比基本上都超过了50%。促销增收方式多样化,传统与创新并存。调查的经营主体中,近一半的经营主体通过利用互联网等方式和提高服务个性化程度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增加知名度。超过三成的经营主体通过加大促销和打折力度,以及延长经营时间等传统方式招揽顾客。对相关部门引导管理认可度高。近八成经营主体对开封市相关部门的引导管理表示“很满意”或“满意”,合计占比为79.6%,18.5%的经营主体认为“一般”,选择“不满意”的不到2%。
图6 经营主体促销方式
三、“夜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开封市“夜经济”文旅融合度高、业态丰富多样、消费场景多元、文化底蕴深厚、品牌特色突出,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产业拉动不足。开封市文化产业发展还不够充分,大型展演活动较少,文化产业对经济拉动力有待提升。2024年郑州市举办十多场演唱会,平均跨城观演率超50%。凤凰传奇演唱会等大型演出能吸引60%至70%的郑州市外游客,对郑州本地消费市场产生显著的带动作用。可见展演活动有效激活消费,吸引更多年轻群体,给城市带来生机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效益。
(二)吸引力有待提升。开封市“夜经济”消费产品面对人群广泛,但特色项目和分年龄段项目仍需精细化开发。洛阳市围绕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理念,抓住年轻消费群体,为广大游客特别是青年群体营造多元化、沉浸式文旅消费氛围。开发年轻、新潮的夜间经济项目,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商业活跃度,给经济注入更大动力,更为提升城市形象,吸引年轻人才增添一份软实力。
(三)“夜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的矛盾需要调合。本次调查中,有50.3%的受访者认为开封市“夜经济”容易造成周边交通拥堵,25.8%的受访者认为存在噪音扰民的情况,还有25.8%的受访者认为存在用火用电等安全隐患。近期万名大学生夜骑开封,开封以其独有的温暖为莘莘学子保驾护航。但我们应当看到,“泼天的流量”随着“夜骑”的人群一起到来,给城市交通、人身安全带来了不小的考验,亟需规范引导。对于当前开封市“夜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调查中47.0%的受访者认为环境卫生条件差,突出表现为夜市路面污物不能及时清理,影响体验感和食欲。39.7%的受访者认为“夜经济”缺乏秩序规范,存在乱摆摊、乱占道的情况。还有部分受访者认为“夜经济”商品和服务价格虚高,缺少地区特色和品牌建设,产品服务质量达不到预期。
图7 “夜经济”存在问题
(四)竞争激烈,经营承压。本次调查中,近一半的经营主体夜间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呈下降态势。一是餐饮业“僧多粥少”。调查显示,夜间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的占58.8%,基本持平的占29.4%,增加的占11.8%。夜间营业收入增加的,多为景区及旅游相关行业,如汉服馆、妆造馆等。收入减少的,大部分为小型餐饮及小吃经营者。二是行业“内卷”,竞争压力大。超五成受访经营主体认为当前制约自身夜间消费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竞争激烈,占比为51.9%。27.8%的经营主体面临“经营成本高”的困境,在制约夜间经营因素中排第二位。大部分经营者表示,随着物价上涨,生活成本上升,导致用工成本上升快、租金也不断上涨,房租及用工等运营成本较高。三是新老业态冲击明显。电商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的消费习惯,部分传统线下行业受冲击较大。本次调查中,20.4%的经营主体反映,线上销售影响了线下实体生意。
四、意见建议
夜间消费的活跃,既需要经营主体的主动作为、积极转型,也需要政府的帮扶与引导,只有政企合作同向发力,才能持续促进夜间消费,推动开封市“夜经济”越夜越精彩。
(一)加大政策支持,减轻经营负担。一是持续实施资金优惠政策。加大对经营主体的补贴力度,做好经营主体税费减免工作,提高税收政策优惠力度。本次调查中,31.5%的经营主体希望提供资金扶持,24.1%的经营主体希望提供税收优惠。二是营造宽严适度的经营环境。和白天相比,近四成的经营主体夜间经营成本增加,可以考虑适当采取分时段定价的水、电费收取方法,在夜间适当降低收费标准。本次调查中,57.4%的经营主体希望优化营商环境,25.9%的经营主体希望加强市场监管。因此,需要开展柔性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三是开展数字化改造升级。携手经营主体实时关注行业发展新趋势,紧抓消费热点,开展新零售、直播带货等线上经营新业态、新模式,提升经营竞争力。
(二)整合平台资源,加强线上宣传。一是充分发挥新媒体宣传优势。本次调查中,19.9%的受访者希望多开展夜间经济的宣传活动,让大众对“夜经济”有更多了解。要充分利用抖音、微博、小红书等进行多途径宣传,通过开展拍照集邮、梳理发布特色攻略、举办体验活动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参观打卡,活跃“夜经济”线下消费市场。扩大开封市线下“夜经济”宣传的覆盖面,带动本地人“走出来”,周边人“聚过来”,旅游人“留下来”。二是加强文旅融合,培育特色项目。本次调查中,被问及希望政府提供哪些方面的支持时,六成以上的经营主体希望增加地方特色和品牌建设,排在第一位,占比为63.0%。因此,需培育特色“夜经济”消费项目。将“夜经济”与地摊经济、直播经济多元耦合,依托高品质的文旅项目,持续开发新型沉浸式和体验式场景。
(三)优化环境,加强监管。一是改善夜间交通。打造夜间公共交通服务网络,满足夜间出行需求。在“夜经济”活动聚集区周边划定夜间临时停车区域,增设共享单车、外卖取货车辆停放区域,缓解交通拥堵。二是加强监管。规范“夜经济”商品服务价格,提升经营主体服务水平,严厉打击天价宰客、虚假宣传等行为,统一卫生标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全方位做好环保工作,及时清理路面垃圾,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四)抢抓热点流量,让“爆红”变“长红”。从淄博烧烤,到“天水麻辣烫”,再到“青春没有售价·夜骑开封拿下”,大学生带火了一个又一个城市,“流量经济”成为了经济新热点,城市“夜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一是打通链条,热点引领释放消费潜力。在消费产品的设计上,要打造出既有地方特色又对年轻人有吸引力的“夜经济”项目,捕捉消费热点,挖掘消费潜力。二是精准定位,打造个性化消费项目。从夜骑活动中可以看到全民健身、体育和旅游融合的崛起。郑开同城化的发展趋势下,可以在两市之间打造出一条“既骑行又旅游”的体育旅游线路,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打造富有特色的文体旅融合产品。三是保障到位,提升消费体验。在重点场所提高夜间高清监控、人流监测系统覆盖度,建立完善夜间信息服务平台,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