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2024年开封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情况

2024年开封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情况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
打印

2024年,开封市紧扣“绿色转型、低碳发展”主题,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工业节能监管力度,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同比下降1.4%。自8月起,累计能耗增速由正转负,节能降耗趋势向好。

一、能源消费情况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消费下降

2024年,开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421.9万吨标准煤,较上年下降1.4%。1-2月、1-3月、1-4月、1-5月、1-6月、1-7月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分别增长11.0%、8.4%、6.7%、3.8%、1.7%、0.8%,增幅逐渐回落。1-8月,综合能源消费量实现由“增”转“降”同比下降1.1%。1-9月、1-10月、1-11月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分别下降0.9%、0.5%、1.6%。全年综合能源消费量总体呈现“高开低走”的态势。

图1: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与增速

 

(二)五大高耗能行业能耗“一增四降”

2024年,开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以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五大传统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为394.5万吨标准煤,较上年下降1.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93.4%,占比较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除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6.7%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能耗同比分别下降17.9%、9.2%、1.6%、0.02%。

表1:2024年五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情况

 

(三)各县区能耗差异较大

因各县区自身经济发展和生产用能结构有所不同,2024年全市10个县区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速差异较大,六成县区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同比下降,四成县区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同比增长 ,呈现“六降四增”态势。从总量看,祥符区、顺河区、禹王台区居前三位,分别为240.2万吨标准煤、93.1万吨标准煤和29.1万吨标准煤,合计362.4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85.6%。

图2:2024年分县区规模以上工业能耗与增速

 

(四)电力消费同比增长

2024年,开封市全社会用电量146.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8%,其中工业用电量5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第二产业用电量5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第三产业用电量4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居民生活用电量4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

二、能源生产情况

(一)能源生产企业数量少,能源产品单一

全市30家能源生产企业,生产品种主要集中在电力、热能(大部分供热为季节性居民供暖),这种能源产品单一的生产结构限制了能源供应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导致化工、电力行业能源消费占比过大,不利于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二)电力生产小幅增长

2024年,开封市规模以上发电企业24家,共发电78.3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1.4%。其中,火力发电企业6家,共发电48.6亿千瓦时,占全市总发电量的62.1%,同比增长3.7%;风力发电企业17家,共发电29.5亿千瓦时,占比37.7%,同比增长5.6%;生物质发电2.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7.3%;垃圾焚烧发电量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

表2:2024年分品种发电量情况

从月度情况来看,9月份发电量增速最高,为28.7%;11月份发电量为最低值,发电量为5.1亿千瓦时。

图3:月度发电情况

 

(三)供热小幅下降

供热方面,开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化石燃料供热和生物质供热。2024年,开封市规模以上供热企业4家,热力供给共3049.5万吉焦,较上年下降1.6%。其中,化石燃料供热3037.1万吉焦,同比下降1.3%;生物质供热12.3万吉焦,同比下降48.6%。

三、需关注的问题

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均保持了积极向好的势头,取得的成绩十分不易,但统计监测中也发现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传统火电仍是主流

尽管近年来开封市规模以上风力发电企业不断增加,但发电规模较小,仍以传统火力发电为主、清洁电为辅。2024年,开封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生产企业共发电78.3亿千瓦时,其中火力发电企业共发电48.6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62.0%。电力生产企业以传统火电为主会消耗大量的煤炭等化石燃料,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较大压力。在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强调低碳发展的背景下,难以满足降碳减排要求。

(二)重点耗能企业交织拉动效应明显

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耗能企业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主体,对全市耗能影响较大。2024年全市重点耗能企业有23家,能耗同比下降0.8%,占全市能耗的92.5%,拉动全市能耗下降0.7个百分点。

(三)高耗能行业比重偏大,能耗占比远高于增加值占比

2024年,全市高耗能行业能耗同比下降1.5%,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比重高达93.5%;而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32.7%,能耗占比高于增加值占比60.8个百分点。

四、建议

(一)密切关注重点领域,持续加强节能监测预警

进一步加强对重点耗能县区、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及耗能情况跟踪监测,突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重点行业。严格执行考核、通报制度,加大督导调研和预警分析,充分调动县区节能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各县区、重点企业完成年初既定目标。

(二)促进技术革新,鼓励、引导高耗能行业转型升级,优化能源产业结构

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推动高性能复合新型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提高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相关文件:

    【下载DOC】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